前期臺風暴雨極端天氣對我區水稻生長影響較大,田間病蟲防治形勢嚴峻。目前我區水稻陸續進入拔節孕穗期,盛夏高溫高濕的氣候,極有利于稻縱卷葉螟、紋枯病、稻飛虱、稻曲病等多種病蟲的發生。為此,各鎮(街道、園區)要高度重視當前病蟲發生態勢,精心組織、狠抓關鍵、切實做到新冠疫情防控與水稻病蟲防控工作兩不誤,為秋糧豐產豐收打好基礎。
一、病蟲發生情況
1、紋枯病
觀測圃:機插秧病穴率5%,病株率2.01%,手栽田病穴率22.5%,病株率7.59%。
大田普查:田塊發病率72.7%,低于去年同期的100%;病穴率0-40%,平均13.2%,低于去年同期的26.1%;病株率0-23.21%,平均7.02%,高于去年同期的4.1%。隨著近期擱田后復水,田間郁蔽程度增加,臺風導致的莖葉損傷以及高溫高濕天氣,都極利于紋枯病的發生及擴展。
2、五(3)代稻縱卷葉螟
田間趕蛾:五(3)代稻縱蛾量自7月28日開始上升,截至8月5日,畝蛾量最高1440頭。
燈下:五(3)代稻縱蛾量自8月1日開始明顯上升。
田間卵量:8月4日調查,稻縱田間卵量66.7-233.3粒/百穴,平均149.9粒/百穴,高于去年同期的114.8粒/百穴。隨著成蟲不斷遷入,且部分本地蟲源開始羽化產卵,田間蟲卵量將持續上升。
3、稻飛虱
8月3日調查,觀測圃:機插秧灰飛虱225頭/百穴,白背飛虱280頭/百穴;手栽灰飛虱190頭/百穴,白背飛虱235頭/百穴。大田混合蟲量235-1580頭/百穴,平均517.7頭/百穴,低于去年同期的1720頭/百穴。其中,灰飛虱93-626頭/百穴,平均205頭/百穴,占比39.6%,低于去年同期的43.9%;白背飛虱141-946頭/百穴,平均310.1頭/百穴,占比59.9%,高于去年同期的56%;褐飛虱0-1頭/百穴,平均0.26頭/百穴,占比0.05%,低于去年同期的0.1%。稻飛虱是成災性極強的蟲害之一,必須堅持“治上壓下”的防治策略,減輕后期防治壓力。
4、二化螟
燈下:受臺風影響,二化螟燈下發蛾高峰不明顯。
7月調查,二化螟一代殘留蟲量520.7頭/畝,高于去年同期的294.2頭/畝;一代螟害率0.46%,低于去年同期的0.66%。預計田間二代成蟲卵孵高峰將出現在8月10-13日。
5、稻曲病
當前,中秈稻、雜交稻即將大面積破口,若近期遇雨水天氣,溫濕條件適宜,將十分有利于稻曲病的發生。
二、防治意見
1、防治對象:主治稻縱卷葉螟、紋枯病、稻飛虱,兼治丘陵山區的二化螟;即將破口的中秈稻和雜交稻需注重稻曲病的防治。
2、防治對象田:全區所有水稻田
3、防治時間:8月10-14日
4、防治藥劑:24%井岡霉素水劑40ml/畝+35%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6g/畝+60%烯啶·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g/畝。
5、注意事項:
(1)防治時用足藥量、水量,均勻細噴霧;無人植保飛行器防治需加飛防助劑;
(2)高溫天氣施藥時間應避開上午9點到下午5點高溫時段,早晚防治,提高防效,確保防治效果和人身安全;注意防護,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不誤;
(3)防治時田間要有淺水層;
(4)嚴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、劇毒農藥;
(5)若防治期間遇雨,抓住雨隙突擊防治,防治后2小時內遇大暴雨需補治;
(6)若有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發生,可加用20%噻唑鋅懸浮劑并加強封鎖田水;
(7)農藥包裝廢棄物必須回收,不得隨意丟棄。